长征——唐人街

唐人街

长征计划

2006

长征 — 唐人街

— 全球化的界限

关键词

全球化 / 移民 / 中国性 / 后民族主义 /自我殖民 / 地域 / 新社会运动 / 历史化 / 行动中的历史 / 现场 / 越界 / 运动 / 翻译 / 移植 / 携带的语境 / 非区域化 /重复与衍生 / 亚洲想象 / 身份消费 /文化生产关系

十个不是

1.唐人街不是中国艺术展览
2.唐人街不是命题创作
3.唐人街不是中国制造
4.唐人街不是中国符号
5.唐人街不是民族主义
6.唐人街不是后殖民主义
7.唐人街不是差异性
8.唐人街不是社会学维度
9.唐人街不是人类学转向
10.唐人街不是理论和实践的合谋

关于展览“长征 — 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的第二阶段 — “唐人街”将正式起动。这个方案由卢杰在1999年时与长征的第一阶段方案同时制定,经过了5年的准备。这将与第一阶段的长征一样, 同样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在全世界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和地理、文化的界限中游移。目前在策划进行中的包括有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唐人街” 计划将陆续在2005年至2006年间实现,计划中还有未来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长征 — 唐人街”。

就象长征在刚启动时那样,唐人街首先面对的是误读 — “这又是一个中国制造,卖中国符号”的计划,其他的误读包括后殖民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批评。唐人街要面对的正是这种刻板和狭隘的认识,把长征第一阶段所引发 和带动的历史与地理的视觉认识的方法论拓宽和深入到具体作品和现场中去?“唐人街的全球化”叙述的是关于重复的隐喻。”这个没有边界的强化的区域是非区域化的自下而上的民主的最高形式。这种随身携带的在异地的经验,正是把“中国性”历史化以理解人类历史的文化,如德里克所说的,“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支持者们常常无法区分趋同化的整体性与被当作可能发展为结构和解构的那种整体性之间的差别,正如他们也无法区 分被当作目的论之范畴与不断变化着的各种关系之范畴的差别。”

“唐人街”可以是在地球某城市的唐人街的公共空间,可以在美术馆和双年展现场, 可以是国际大展的外延,使常规的艺术空间延伸到公共生活中去,可以是艺术家工作室或笔记中的一个密室,可以是中外艺术家的合作,可以是集体合作的计划,也 可以是单一艺术家或一个群体合而又分的并置。不局限于任何的主题、材料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