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
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长征计划
2021
在国际和本土之间实践长征:全球语境与在地空间
长征计划团队:黄强、沈军、梁中蓝、卢杰
2020
从长征物到长征档案
长征档案
沈军、陈玺安、黄强、梁中蓝
2019
价值失焦,生态失血,当代艺术能绝地再生吗?
卢杰
2017
走在胡志明小道上
胡志明小道
高士明
2010
创建“黄灯共同体”(讨论)
胡志明小道
高士明、卢杰、Dinh Q Le、Nguyen Nhu Huy、刘韡、Richard Streitmatter-Tran、汪建伟、王家浩
2010
间奏:寻找当代艺术的难度——在胡志明小道上
胡志明小道
陆兴华
2010
走在小道上(讨论)
胡志明小道
张颂仁、高士明、陆兴华、卢杰、 刘韡、宋轶、翁桢琦、吴山专、徐震、张慧
2010
二元论的弥合:意识的觉醒
毕周轶
2009
Paradox of Curatist – Long March as Author
卢杰
2008
“长征工程 — 延川县剪纸大普查”— 一个个案
延川剪纸大普查
卢杰
2004
长征——唐人街
唐人街
长征计划
2006
违章建筑
卢杰
2006
延安艺术教育座谈会
延安
卢杰
2006
策展手记——中国 、杨少斌、我们的时代及其他
杨少斌:煤矿计划
卢杰
2005
Localizing the Chinese Context –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China and Abroad
Lu Jie
2004
长征资本——视觉经济
卢杰
2003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现场批判会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高建平、卢杰、黄平、韩毓海、杭间、李学军、旷新年、孟晖、Philp Tinari、汪晖、汪建伟、王明贤、朱金石、张广天
2002
长征词典
长征集体
2002
为什么要长征?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卢杰
2002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卢杰、邱志杰
2002
从外到内
卢杰
1999
二元论的弥合:意识的觉醒
毕周轶
2009
“长征计划”是一个行进中的艺术计划,它起源于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以及其自身的角色之间的哲学演变。
计划的总策展人卢杰本人就是共产主义中国的革命浪潮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他是大量阅读刚刚引入到中国的西方艺术理论和哲学的那一代人,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的活跃中介。1999年,卢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欺骗性动机,金钱为动力感到困惑和愤愤不平。
开始了在亚马逊河旅游、穿越欧洲大陆、在纽约和北京之间生活,卢杰最终落定在伦敦大学的歌德史密斯学院为“长征计划”的第一个活动的“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借此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史料化的整理。这部90页的策展方案以中国历史上的长征为地理蓝本,在沿途策划了一系列具有批判色彩的活动。他将二元论的共存问题具体化:时间和空间、事实和想象、理论和实践、东方和西方、乡村和城市、本土和国际的并置。2002年,卢杰和邱志杰以及250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个人(艺术家、策展人、作家、学者)走过了20个历史上长征途中的12个事件发生地。沿途和当地的社团进行有关当地的过去多角度回访,同时也引发了作品创作,行为表演和辩论,辩论涉及创作者的身份、空间的记忆、行进中的社会交流的意义。
长征计划的第一段旅程直接或间接地质疑了普遍存在的中国社会与其历史和文化的关系的系列假设。项目同时还在寻求中国自身对“西方对自己的假设”这一问题的解答。项目的策划构架中包括了在瑞金的密西村(红军在1934年的第一个长征路上的据点)罗家大院放映葛达尔(Jean Luc Godard)的“中国人(La Chinoise)”,同行的艺术家和当地的村民及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工作者一同观看一部由法国青年对毛泽东政治思想的颂扬,并与当地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想象者和亲历者的对比关系同样在Belgian Wim Delvoye和他的作品“礼拜堂系列”中得到诠释,作品在摩西的金华寺展示,从视觉上对佛教和基督教在仪式和法则上提出疑问。以上举得是多个在行走途中被放映和讨论过的国际作品中的两件。行进过程中对不断对复杂的策展人和艺术家的个人与集体行为角色问题进行探讨 – 很多作品由策展人制作,同时许多艺术家组织了不同的活动。这样的探寻过程对发现一个中国的当代艺术生产和展示系统是非常关键的。2002年,正带领队伍行走在中国乡村的卢杰决定这样的“探寻”不能仅仅是对一个民族过去的神话的完全复制,于是在北京成立了“长征空间”—— 一个作为长征计划当中集当代艺术画廊/策展试验室/出版机构的一个运行实体。
长征空间与当代艺术家(以中国当代艺术家为主)一同继续发展着艺术实践中的自己。从一个建立在本土历史意识形态上的综合体到国际实践合作,以及长征计划最新的“胡志明小道项目”(Duong Truong Son)。这个教育项目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首先让中国的思想界关注众所周知的“胡志明小道”所穿越的三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这个项目将同时吸取多角度对这一地区的历史解读,与经历过和关心这个地区的人们来重访它的历史。
胡志明小道是历史上著名的战时物资供给的运输道路,在1967-74年的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形成的复杂道路系统,穿越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这条小道的复杂性为该地区的复杂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喻体和讨论出发点。这一地理区域是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的两大社会主义阵营策略的交锋点,当时中国对越南的支持是毛泽东为了抗击帝国主义势力和对中国边界的侵占(例如:美国)的权益之举。毛泽东这个决定不光显示了中国对越南革命力量的支持,同时也为他在中国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外援支撑。“胡志明小道项目”(Duong Truong Son)鼓励对这段富有象征意义与传奇色彩历史的分析,融入思想界广泛的对比和主动介入。
对胡志明小道之前的该地区早期历史的认识会对项目起到积极作用,早期越南的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中国都有联系。越南的主权独立一种收到威胁,最终在19世纪晚期落到法国人手中,整个湄公河流域成为法属交趾支那地区(Cochin China),后来又受到日本和美国的直接政治诱导和中国与俄罗斯的间接政治诱导。回朔到更早的历史,成吉思汗在十三世纪的时候进攻和公元一世纪越南陈朝时期(Cham Dynasty)与中国的诸侯关系。这些历史导致在今天的越南上在文化上仍然有重大且持久的对立。
这些血雨腥风也是项目的出发点。虽然中国和越南已经进入合作与互相理解的发展那阶段,这是基于政治型经济与地区因素。人口流动与边境贸易往来形成了新的社会态度、文化误读和对历史的想象,它们形成一张复杂的网,引发着这个地区的争论和焦虑。最近,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的主权问题又再起争端。
过去的事件可能通过艺术再进行书写和解读,从而减轻冲突,矫正历史意识形态中的误解吗?在心理和社会偏见存在的前提下,怎样通过创造力来弥合敏感的社会团体与文化焦虑,创造出新的身份认识与互惠的交流的可能性?历史上的这些思想知识交流、贸易往来是怎样建立和支撑这种相互之间的想象?
“长征计划 - 胡志明小道项目”(Duong Truong Son)继续长征计划对过程和交流的重视,而非对作品的创作的重视(虽然这是一个关键的艺术环节),以打破既定的艺术家、策展人、作家、评论家、史学家和学生的界限,探索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交流和讨论为目的,同时鼓励作品创作的可能性。通过驻地教育活动对艺术实践和历史问题提出质疑和“上路讨论”这将不单纯是一次从中国到该地区的实地行走,同时也是思想者对当代社会在观念上的挑战和交流。这样的对话可以发生在北京长征空间的“长征教育”的场所,也可以发生在某一位柬埔寨艺术家的家中或某一次南宁到河内的列车上,甚至是我们的博客网站上(www.longmarchproject-hochiminhtrail.blogspot.com)。这个项目也将是对长征计划发起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动力的重访。
这个项目的发展时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脆弱时期。过去的十年中,市场已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论和展示需要独裁太久。中国的艺术新秀们已经从造钱机器中获利不少,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市场吞噬了中国的艺术力量,这里的艺术生产极少关注和批判美学问题,社会大众也对当代文化的培育置之不理,以致当代艺术家放弃获得本土的文化认同的时候就过分寻求来自西方策展人和机构的支持。
过去两年中,长征计划多层面的日称安排也消耗在填补国际饥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2008年底,继超高制作费和超高圈内期望的几个展览(展望、林天苗、杨少斌、徐震)之后,长征计划开始重新审视长征空间作为艺术创作的支持平台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关键的问题诸如本土的当代艺术家将长征计划理解为作品的“展示空间”,作为作品视觉化的“黄金时段”。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是由于这些艺术家在长征计划的流动性艺术探索中参与较少。这类项目都发生在远离艺术都市的地方,例如:陕西延川县的“长征计划 - 延川剪纸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和日本横滨以及新西兰奥克兰的“长征计划 – 唐人街(No Chinatown)”。这些项目发生的位置都对项目具有很关键的意义,也是长征计划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最吸引国际专家、学者、策展人的地方。
认识到展示空间和观念项目之间的两难选择,实践中加入理论的愿望,国际与本土彼此间目的和需要的不同,重新审视长征空间的创建理由越来越重要。长征计划兴起之初的对国际展览体系的批判,这个“体系”(双、三年展、艺术博览会、艺术策展人)已经成为其自身的运转怪圈tour de force,卢杰在一篇文字里写到:
‘历史上的红军长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讨论的题材,同时也为批判当代主流展览文化的实践支撑。中国当代艺术还处在没有其自身运转体系的阶段,但已经被卷入到和西方比较和竞争游戏中,完全被吸入到大美术馆和大型双年展中。我们必须仔细思考这个体系和全球艺术层级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保持敏感同时尊重体制外的新兴艺术。’1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对中国独立的艺术体系建立产生威胁,要感谢当下的经济危机停止了艺术家在创作和展示中的讨价还价的关系。在思考视觉艺术史的意义时,“长征计划 - 胡志明小道项目”(Duong Truong Son)希望重新唤醒自我批评与亲身经历对文化记忆中的存在的二分法(分裂)。虽然这将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在长征计划开始之初,很多当时的中国艺术家对这种拷问艺术的工作方法表示抵触。很多人对开放性的观念结构“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下的作品将面临的集体署名表示不理解,也有的因为外国作者的介入而引起与当地人的文化冲突(例如朱迪.芝加哥带她的合作项目来到贵州省的苗族当中)。在2005年的日本横滨三年展中也有过一些顾虑,对于长征计划作为参展集体中的集体和个人参展作品的署名。最近的上海艺术家徐震的个展将卡文.卡特的普利策获奖照片“饥饿的苏丹”重新在长征空间里呈现。以上的几个例子都是关于本土和国际的碰撞背景下的作品创作。关于作者的身份和所涉及的多角度叙述历史的权利不仅仅在于作者本人。这些话题在塔伦中国当代艺术的过程中都尤为关键。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本土艺术家融入到某一个局部的思想交换?关键在于找到存在于艺术中心(欧美)之外的艺术互惠的机会。“长征计划 - 胡志明小道项目”(Duong Truong Son)就是为此而策划,将中国文化制作者的目光南移,融入历史上的胡志明小道的隐喻中来,重新审视艺术怎样成为孕育思想、自身和作品的平台。
1 Lu Jie ‘The Paradox of the Curatist: the Long March as Author’ in ‘MJ – Manifesta Jour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uratorship’. SilvanaEditoriale, Milan, Italy, 2008, pg.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