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中国革命
地点: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
展期:2008年9月至12月

艺术和中国的革命
长征企划案
基于对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构想和说法,保持革命主题和“艺术与中国革命”的主题精神,我们将下列可充分表达长征计划的目标和其具有隐喻性的出发点之材料展示出来。尤其是包括以下材料:
A.长征计划1999年诞生时,卢杰所著的90页的策展大纲(包括图片和文字)。卢杰之后也将这个文件带上了2002年重走毛泽东历史长征的征程。(原件将被展示在一面墙上)
B. 长征计划由2002年至今,在当地和国际上所参与和组织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项目排列成时间地图。(印在聚乙烯膜或者板上,贴在对墙上)
C.长征口号,包括国际著名学者对长征计划活动和现象的评论引述。这个将作为对历史,革命和记忆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长征计划的标志(徐冰所作)加上4部记录片“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乡村摄影师和他的儿子——沈哓闽”,“琴嘎的微型长征”和“长征计划 ——延安”(正对房门的墙面)
D. 王劲松的“长征口号”2002 (声音装置:墙上贴出宣言的英语版本——这个作品应当设置在一进门即可见的右侧)
E.“长征计划 – 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记录片图片的拼贴,打印在聚乙烯膜上贴在地板或天花板上
评论(例):
“长征”是一个语境,一种眼光,使一种发现和移置的行动,一种左右逢源的再创造。一切艺术之内和之外的事物在长征语境中被解码和再编码,最终自我建构为一种难以命名的“长征事物”。因此,长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生产和自我破坏的机器。(高士明)
长征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资本。(汪建伟)
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对原始路线上地点的简单接触,也是对其“意识形态的重置和路线的重组”。在那个站点上,参与者们都融入了当地的每日生活中。通过对历史、个体生活、体质、权力等问题的过滤,这些经历带来的是集体的精神产品和表演。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和目击者,对以现代性和发展为符号的即时状态和英雄主义情怀的长征进行分析和思考。(Sarat Maharaj)









艺术和中国的革命
长征企划案
基于对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构想和说法,保持革命主题和“艺术与中国革命”的主题精神,我们将下列可充分表达长征计划的目标和其具有隐喻性的出发点之材料展示出来。尤其是包括以下材料:
A.长征计划1999年诞生时,卢杰所著的90页的策展大纲(包括图片和文字)。卢杰之后也将这个文件带上了2002年重走毛泽东历史长征的征程。(原件将被展示在一面墙上)
B. 长征计划由2002年至今,在当地和国际上所参与和组织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项目排列成时间地图。(印在聚乙烯膜或者板上,贴在对墙上)
C.长征口号,包括国际著名学者对长征计划活动和现象的评论引述。这个将作为对历史,革命和记忆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长征计划的标志(徐冰所作)加上4部记录片“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乡村摄影师和他的儿子——沈哓闽”,“琴嘎的微型长征”和“长征计划 ——延安”(正对房门的墙面)
D. 王劲松的“长征口号”2002 (声音装置:墙上贴出宣言的英语版本——这个作品应当设置在一进门即可见的右侧)
E.“长征计划 – 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记录片图片的拼贴,打印在聚乙烯膜上贴在地板或天花板上
评论(例):
“长征”是一个语境,一种眼光,使一种发现和移置的行动,一种左右逢源的再创造。一切艺术之内和之外的事物在长征语境中被解码和再编码,最终自我建构为一种难以命名的“长征事物”。因此,长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生产和自我破坏的机器。(高士明)
长征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资本。(汪建伟)
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对原始路线上地点的简单接触,也是对其“意识形态的重置和路线的重组”。在那个站点上,参与者们都融入了当地的每日生活中。通过对历史、个体生活、体质、权力等问题的过滤,这些经历带来的是集体的精神产品和表演。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和目击者,对以现代性和发展为符号的即时状态和英雄主义情怀的长征进行分析和思考。(Sarat Mahara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