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建筑三——特区(北京展),20182018.7.21-8.26
- -+
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
特区
时间 /2018年7月21日至8月26日
地点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长征空间
艺术家 / 约翰•杰勒德(John Gerrard)、何锐安、刘窗、陆平原、长征集体、SCV、苏予昕、耳石小组、山寨歌词、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 & Wu Shanzhuan)、汪建伟、王梓、颜磊、郑源
策展 / 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是延续自2006年及2008年系列展览的最新一期,项目以违章的临时性作为隐喻 ,发展出各种感知当下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的视觉工作方法。“违章建筑”在这里并不是建筑形式的指称,它泛指各种运用非常规的策略来对应新的社会情况的生命形式。这些自发性的精神建筑也许原本仅仅是应急之用,但在后规划的时代中,非正式和不稳定性反而成为常态。而“违章建筑”系列主张以下具有生产性的观点:应该将违章建筑的非常规状态和永久性建筑的常态关系两者反转看待。
这种永久的非正式性其实就镶嵌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和资本的增速当中,特区便是一个典型的非常规试点成为常态的例子。
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除了引发科学技术、资本与时间观层面的一系列转向以外,一般而言,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也往往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尽管如此,当代艺术并不经常提供一种本体论的反观角度来形绘改革开放在认识论层面上所带来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是“违章建筑“系列的进一步尝试。一系列对改革开放、当代技术及资本速度的思考以视觉展示、读本、表演现场以及视听采样四个独立又互补的文本呈现。在视觉展示的项目中,艺术家们以取样的方式,分别从历史或者推演性的角度,捕捉这段加速度的历史,并尝试将这股抽象的力量赋予可辨识的形象:
刘窗以加速主义的思考框架重新诠释既有的改革开放历史。
约翰• 杰勒德的幽灵镜头将加密货币流以及供应电源的水流重叠起来。
从抽象到抽象,颜磊以一块名为第五系统的色域,减缓无形资本在地表的流动速度。
追踪矿物的消费和流通——汪建伟阅读中国当下的产能过剩,而王梓则为地球创伤展开一场仪式。
何锐安陈述金融资本的非人类速度,以及它被归为亚洲血统的过程。
陆平原用故事给机械注入新的幽灵。
视听采样——SCV 以此观察社会主义的文化现实,而山寨歌词则将山寨运动视为一种自动化诗意的生产方式。
郑源通过调查一个曾经存在过的航空公司,呈现了一段确凿的历史和其背后失速的流动。
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的观念杠杆企图加速社会-美学层面的解放。
耳石小组的反魔法让触屏系统和资本主义的欲望捕捉术脱钩。
苏予昕把绘画视为一种逆向工程,并将触屏手机的晶片软硬件层理推向人们的眼帘。
SCV 是一个阐述中国当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视觉项目。SCV 的衣著设计透过对当代社会主义现实的采样,将现有中国当代地景和精神结构中的概念经由品牌化的转译,重新冶炼为当代的生活方案。展览空间将提供一个联通到他们的声音及视觉符号的采样库。他们观察历史上的及当下的价值观是如何被符号化的,并借此检测其对整个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启发。
http://fuqiangminzhu.com
表演讲座是最具可塑性的艺术类型。它高度地不稳定,并引发艺术家和思考者的对话。作为“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的平行项目之一,“表演现场”将于8月中带来一个下午的思考汇聚。
“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是一系列基于作品和视觉文化的想象和思辨。整个项目的思辨起点从深圳的改革开放历史以及加速主义的理论开始。项目视这段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及加速主义的论述两者互为一股反思的动力,旨在重新思考改革开放在认识论层面的影响,并对科学技术以及资本速度进行深入的剖析。而一系列的文章则为读者介绍当代社会上的各种逐渐成为常态的失衡现况。读本摘选不同的学科:当代艺术、思辨哲学、文学及环境研究等文本探讨被视为现实的各种失衡的政治、经济及本体论的状况。

2018.7.21-8.26,北京长征空间
参展艺术家:约翰•杰勒德(John Gerrard)、何锐安、刘窗、陆平原、长征集体、SCV、苏予昕、耳石小组、山寨歌词、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 & Wu Shanzhuan)、汪建伟、王梓、颜磊、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