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意向|一个世纪,两种国际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
时间:2015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A Proposal for Sheng Project)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与长征计划于2015年联合发起,以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先驱者郑圣天(又名郑胜天)八十多年来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生涯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此重新启动革命/后革命历程中我们对于中国艺术与社会的历史感-觉。“圣天作业”是郑老师自己的发明,他的个人网站就起名为“圣天作业”(shengproject.com)。郑圣天1938年出生在河南老家一座孔庙中,孔子历来被尊为圣贤,因此其母为其命名为“圣天”。后因“文革”期间避嫌“批林批孔”而改名为同音的“胜天”,沿用至今。我们在此谨将自己的研究与思考以提案书的形式向郑老师、向整个艺术界提案。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包括三个部分:《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YISHU≠ART》、《读本》。
郑圣天的人生犹如历史的精心构造,透过他,我们可以发现百年中国历史中的复杂曲折、机缘聚合、彷徨歧路,感受到如潜流般涌动、汇集的历史能量。“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这是郑圣天回顾1980年代第一次出国访学时所说,这句平凡至极的话在四十多年后却显得意味深长。时间恒转如流,历史一次性发生,这句话引导我们进入到20世纪交错叠加的历史褶皱中,发掘出蕴藏其间的历史意义、可能或者潜能。
郑圣天说:人生就像一个广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提案以“广场”作为主体意象,一方面以个人生命经验之流作为提案线索,以丰富的文献串联起革命/后革命、冷战/后冷战、帝国/新帝国的多重历史结构,呈现20世纪革命与艺术的“两种现代主义”,打通中国历史叙述中被分断的“三个三十年”。另一方面,以丰富的生命史文献为基础,呈现出人生“广场”上几代人的偶遇、纠结、斗争与离合。这条充满偶然性的人生河流,展开而为世纪的广场,在不同历史动力的交错响应中,形构出命运的迷宫。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不是关于郑圣天的个人回顾,也不是他的历史文献。作为一个贯通了创作、研究、策展、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长期计划,它大于提案书中的呈现。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并不试图通过文献工作重返历史现场,而是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工作,使不同世代的心情能够彼此通达、重新连接,使被遗忘、被阉割的历史记忆与故事重新成为当代人的经验。
我们期待着,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邀请更多朋友进入到历史的“有我之境”去感知和感觉,去触及一种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开放的历史学。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在全身心的响应中,在自我与事件撞击的火花中,才能照亮过去;只有再造一个现场,才能跟历史照面。只有成为历史,才能把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