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铁路、侨民、建筑

中东铁路

时间:2019

由长征计划整理

 

铁路变迁

侨民迁徙

建筑美学

1886 年,西伯利亚建筑师提出修建从赤塔经满洲直达海参崴的铁路。

1896 年,李鸿章在与俄国签署《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中俄密约》),铁路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

1897 年8 月,东清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开始动土兴建。

1897 年,大量的俄国侨民和军队随着东清铁路的开工进入哈尔滨。

最初的犹太侨民也是随着俄国人而来的工程技术人员。

1900 年,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开办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啤酒厂。

1903 年7 月14 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营业。

1903 年,在哈尔滨成立 “犹太侨民会”。

1903-1905 年间,德商相继建立多家啤酒厂。

1907 年,俄国军队建造了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1905 年9 月,长春以南路段改属日本。同时俄国控制长春以北的中东铁路。

日本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大量经济投资,大批日本侨民随之进入。

犹太人Р·А·别尔克维奇大楼兴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阳台精巧柔和,门口两侧立金色塑像。

1908 年,成立 “犹太教会”。次年建犹太教堂,并办起犹太侨民小学。

松浦洋行建于1909 年,造型带有巴洛克特征。

1912 年,德国西门子洋行在哈尔滨设立分行,为东清铁路供应电料、电器。

马迭尔宾馆建于1913 年,原为俄籍犹太人约瑟夫·凯斯普经营的大型豪华旅馆,后改为马迭尔宾馆,建筑风格属于新艺术运动。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前中华民国政府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德国商人纷纷离去。

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安置被苏维埃政府驱逐的白俄难民,在哈尔滨建立两个俄国居民区。部分俄国犹太商人也逃难到哈尔滨。

协和银行建于1917 年,砖混结构,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增强建筑的稳定感,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1919 年,中东铁路被前中华民国政府收回

白俄侨民在哈尔滨的各种权利被剥夺,大量离开哈尔滨。1920 年,犹太侨民达到2万多人,大都在哈尔滨经商。

俄商伊雅·秋林于1919 年在中央大街修建了经营秋林商行道里分行,整体建筑风格在新艺术运动基础上又有发展和突破。

1922 年苏联成立,由中国与苏联共管长春以北的中东铁路。图为哈尔滨新市街东支铁道俱乐部。

1923 年后,犹太侨民的数量相对减少。许多逃难的犹太人在哈尔滨稍作停留后,便去了北美、西欧等地。

万国储蓄会建于1925 年,属砖混结构,仿古典主义风格。

密尼阿球尔餐厅建于1927 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主要经营莫斯科果子、咖啡等,后改为哈尔滨摄影社。

1929 年,因中东路事件,苏联重拾铁路所有权和运营权。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控制除中东铁路以外的黑龙江地区各铁路。

1935 年3 月,苏联将北满铁路以1 亿4 千万日元卖给满洲国。

1932 年,中东铁路改由苏联与满洲国合营,更名为北满铁路。南满铁路改归满洲国管辖。此后苏俄侨民大量减少。

 

大量苏联员工和家属撤退回国。俄国人创办的哈尔滨啤酒厂也被日本人掌握。

1940 年,苏联侨民只剩1845 人。

1946 年,苏军撤退回国,中共在哈尔滨成立了东北铁路总局。

1954 年斯大林逝世后,最后一批苏联侨民离开哈尔滨。

* 表格中的部分图片来自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开发的“ハルビン絵葉書検索システム”,参见网址http://da.tani.cs.chs.nihon-u.ac.jp/har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