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

地点:广东美术馆

展期:2008年9月6日至10月16日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长征计划方案

期待成功,同时也深知途中荆棘丛生;期待一个超越任何分类的与思想史碰撞的机会;将文化的力量化为一座融合专业、假想和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思想桥梁——这是今天的“长征”继续其在国际上的征程的出发点。在这条路上,“长征计划”在不同语境和情境中穿着不同的“鞋”,有的太小,有的太大,有的只临时性地存在于想象中,有的则是提出时即被否定。就是在这样的艺术实践和实验过程中新的诘问和策展理念得以诞生。

后殖民语境中的观念,语系和架构是讨论现代主义、前卫艺术的角色及其社会合理化过程的必要现象学支点。“后殖民”已有的语义和现象与它被文化假想和受限后产生的多重意义和价值是“长征计划”不断挑战和前进的动力。

对艺术展览作为一种融入社会大众活动平台的质疑;市场利益驱使下的视觉经济激起对“国际化”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复杂性和问题美学、社会、政治、文化难题都在我们所需要理解的“当代”范围内;尽管全球人口流动性加大,通讯日益便捷,尽管全球对劳工、贫困、艾滋病与核武器的抵制,文化对人种及其行为的驯化也从来没有停息过。“长征计划”在寻找一种观念性的表达方式,反映当代社会在欲望中前进,同时不断回望,这样一个到达和启程的不断循环。

长征计划

长征影壁

影像装置2002—2008

在展厅建立面影像装置墙体,墙体由30-40部由中国参加“长征计划”的30-40位艺术家的Video作品组成。

这组装置的群列性叙述方式,展现了长征长期以来的种艺术概念,即集体性和群体叙述,以此来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叙述面貌,并由其中的相互矛盾性、个体间的逻辑非线性组构勾画出长征者集体对身处一段艺木史真实时空里的对内与外、主动与被动的多元矛盾,揭示出“长征计划”数年来在理想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间不断努力游走的成与败,以及从原始理论建构与现实发展中的坚持,演绎其实际方略虳变迁轨迹,通过这组由个体组合的群像性的展示,寻找接受美学皮质外层意义下的中国当代艺木集体神经脉络的集体症候。

卢杰

外国人禁止入内

装置 2008

装置作品《外国人禁止入内》是作者在中国和国际经验和记忆里常看到的一个警示语,书写的权力划出了区间界域,在这个界域里被昭示的是现代社会里对身份、等级、有效性等一系列矛盾统一体的标识。观众通过走入一个不停旋转的转门,开始意识到固有的国籍等身份标识变得可疑和错位,同时也经由这个空间回到多重文化和公民身份中。这一警示实际上是个双关指向,犹如一属旋转门,人们在同一时间里不断地相互区分、识别身份角色,结果其实是在转动的空间内实现两者角色的相互置换;其荒诞性也就是——人类其实对这场游戏非常地乐此不疲,在原地踏步中前进。

肖雄

The Internationale?

声音装置 2006

一面坚实的金属墙,锈迹斑斑,大小正好为展厅的—面。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当观众靠近装置时,从墙的内部发出铁锤敲击钢墙的巨响。 持续的敲击声将注意力引向铁墙上的字迹“The lnternationale?”。

《国际歌》是传颂最广的国际歌曲之—,代表着社会主义国际运动。1870年由巴黎公社成员Eugene Pottier首次写出,随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国际歌》也曾在天安门唱响,“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在这件作品中,“The Internationale?”既是—种拷问也是沉默,国际歌的呈现被转化为铁板的敲击声。这里《国际歌》中的理想主义色彩袚国际间政冶利益与经济利益捆绑并改变,形成新的“铁幕”——当代社会有没有从所谓的“国际化”中受益从而走向团结?东西方社会的分野和由此导致的误读可曾真正被克服过?政治联姻、宗教同化和文化介入有没有通过谈判或妥协达成—致?有多少人的声音被遗漏在不断扩展的全球资本主义进程中?从另一个角度看,墙是—种障碍物,作品讽剌人类与生俱来的物质欲望,一次想看到所有,即使不择手段不讲原则。《In­ternationale》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出于哪—方的判断?用何种语言可以使之合法化?还有没有必要走向联合?或者《Internationale》是不是有了契约的不同才让社会进步?

赵刚

长征计划——哈林区的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群体

录像 2002至今

由两部影像组成的录像作品记录了一个进行中的讨论:“长征计划——哈林区的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长征计划——哈林区的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群体” 最早由赵刚于2002年在其纽约哈林区的家中发起,参与者有Satch Hoyt, Franklin Sirmans, Deborah Grant, Lilly Wei, Brett Cook-Dizney和Jeff Sonhouse。讨论围绕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可能性以及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行为在中国和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历史、 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意义。第二轮讨论是作为2007年纽约行为艺木节“ PERFORMA 07:‘第二视觉艺术’行为双年展”的一部分,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20个受邀者手提木箱沿125街走到Adam Clayton Powell  Jr. 政府楼广场,也就是哈林区的工作室美术馆对面,参与者被分为四组展开自由辩论,并鼓励公众参与。

长征计划是这个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哈林,这样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共构“新” “社会主义” 和 “现实主义” 。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长征计划方案

期待成功,同时也深知途中荆棘丛生;期待一个超越任何分类的与思想史碰撞的机会;将文化的力量化为一座融合专业、假想和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思想桥梁——这是今天的“长征”继续其在国际上的征程的出发点。在这条路上,“长征计划”在不同语境和情境中穿着不同的“鞋”,有的太小,有的太大,有的只临时性地存在于想象中,有的则是提出时即被否定。就是在这样的艺术实践和实验过程中新的诘问和策展理念得以诞生。

后殖民语境中的观念,语系和架构是讨论现代主义、前卫艺术的角色及其社会合理化过程的必要现象学支点。“后殖民”已有的语义和现象与它被文化假想和受限后产生的多重意义和价值是“长征计划”不断挑战和前进的动力。

对艺术展览作为一种融入社会大众活动平台的质疑;市场利益驱使下的视觉经济激起对“国际化”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复杂性和问题美学、社会、政治、文化难题都在我们所需要理解的“当代”范围内;尽管全球人口流动性加大,通讯日益便捷,尽管全球对劳工、贫困、艾滋病与核武器的抵制,文化对人种及其行为的驯化也从来没有停息过。“长征计划”在寻找一种观念性的表达方式,反映当代社会在欲望中前进,同时不断回望,这样一个到达和启程的不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