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唐人街|加州艺术学院策展实践课程

唐人街

时间:2005年11月

地点:旧金山

长征计划负责人卢杰在2005年11月因策展人驻地项目造访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加州艺术学院。卢杰以当时长征计划中在进行的唐人街项目为一个策展模式和试验场所,带领当代艺术策展硕士班学生一同参与这个项目。学生们被分为三组分别准备项目计划并展示。

旧金山唐人街街景,2005年

在对长征计划进行介绍后,以加强理论和实践间的联系位目的,学生们从理论和对应的展览形式两个视角检视了当代策展实践面临的问题。通过了解长征计划中的特别个案,学生们逐渐熟悉了把策展概念转化为实践的整个过程并在研究、策划、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策展方向和专业知识。卢杰以在旧金山实现一个可能的唐人街计划作为策展训练的模式,并推演学生们在策展执行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这次课程采取了双重路径:不仅传达了长征计划的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和学生们的反馈和批评中增强了长征计划的方法论。这不仅是一个讨论和争辩的论坛,也是一个策展实际方法和策略的工作坊;不仅给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也检视了长征计划本身:将自己曝光以改进。

教学纲要

本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介绍长征计划,从理论上分析当代国际艺术状态中策展方式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展览形态的问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国际和本土的联系;以长征的几个个案分析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从策展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方法,深化对策展人工作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在旧金山实施长征的唐人街计划的设想,研究,方案的提出,讨论和总结,具体练习策展工作的基本形态和矛盾的解决方式,从中找出理论和实践的平衡点,行而有效地连接策展工作的几个环节。

教学方法采用双向性质的现场教学。不仅把长征的观念和技术上的经验传授,更主要的是通过个案分析,了解同学们对长征方法论的反应和批评,以帮助长征的未来的计划的实施。所以既是理论上的对话与批评的论坛,又是现实工作的方法和策略的传授和工作坊。希望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专业发展上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也使长征得到检验和提高。

课程表

2005年11月1日

1. 在学院的总体演讲,将给学生介绍长征计划的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2日

1. 第一堂课,第一小时, 介绍长征面对的问题和长征自身的问题,以及它的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 第二小时 长征走向国际的问题和新计划-唐人街,包括横滨的计划详细介绍
3. 第三小时 讨论,分组,安排下堂课的计划和这之间两周的研究和作业

2005年11月16日

1. 第二堂课,前两个小时, 三组同学做演示,介绍他们的理论出发点,策展思路,展览方式,选择的艺术家,预算
2. 第三小时 全体讨论,安排下周作业

2005年11月23日

1. 在旧金山唐人街集合,三个组介绍他们经过修改的策展方案,然后在他们选择的点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案,卢杰具体回答自己的看法和引导同学加入讨论

建议阅读

长征语境

  •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Mao Zedong, Selected Readings Volume 1-5
  • Leon Trosky, Problem of Chinese Revolution, New Park publication, London,1969
  • Edgar Snow, Red Star Over China – The Classic account of the Birth of Chinese Communisim, Grove Press, New York
  • Harrison Salisbury, The Long March, McGraw-Hill, 1987
  • Julia Kristeva, About Chinese Women, Marion Boyars, New York and London, 1986
  • Simone de Beauvoir, The Long March – An Account of Modern China, Phoenix Press, 2001
  • Susan Buck-Morss, Dream World and Catastrophe – The Passing of Mass Utopia in East and West, MIT Press, 2002

当代策展语境

  • 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esthetics, Les presses du reel, 2002
  • Claire Doherty, From Studio to Situations :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Question of Context, Black Dog Publishing; 2005
  •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Alex Coles, Site-Specificity: The Ethnographic Turn, De-, Dis-, Ex-, Volume 4; Black Dog Publishing; July 2000
  • Simon Ford,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Black Dog Publishing, 2005
  • Okwui Enwezor and others, Documenta XI catalog
  • Alice Yang, Why Asia? Contemporary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Ar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 Gao Minglu,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Asia Society and San Franciso Museum of Modern Art,1999
  • Feng Boyi. “ ‘Under Under-ground’ and Others on Chinese Avant-garde Since 1990, The Monk and The Dem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Pg 59 – 67,Musee Art Contemporain Lyon, 2004
  • Do You Believe in Reality? 2004 Taipei Biennale Catalog
  • Techniques of the Visible, 2004 Shanghai Biennale Catalog
  • Sarat Maharaj with Gilane Tawadros, “We were nobody. We were nothing: North/South soundings of modernity & ‘mem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

长征计划负责人卢杰在2005年11月因策展人驻地项目造访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加州艺术学院。卢杰以当时长征计划中在进行的唐人街项目为一个策展模式和试验场所,带领当代艺术策展硕士班学生一同参与这个项目。学生们被分为三组分别准备项目计划并展示。

在对长征计划进行介绍后,以加强理论和实践间的联系位目的,学生们从理论和对应的展览形式两个视角检视了当代策展实践面临的问题。通过了解长征计划中的特别个案,学生们逐渐熟悉了把策展概念转化为实践的整个过程并在研究、策划、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策展方向和专业知识。卢杰以在旧金山实现一个可能的唐人街计划作为策展训练的模式,并推演学生们在策展执行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这次课程采取了双重路径:不仅传达了长征计划的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和学生们的反馈和批评中增强了长征计划的方法论。这不仅是一个讨论和争辩的论坛,也是一个策展实际方法和策略的工作坊;不仅给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也检视了长征计划本身:将自己曝光以改进。

教学纲要

本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介绍长征计划,从理论上分析当代国际艺术状态中策展方式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展览形态的问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国际和本土的联系;以长征的几个个案分析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从策展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方法,深化对策展人工作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在旧金山实施长征的唐人街计划的设想,研究,方案的提出,讨论和总结,具体练习策展工作的基本形态和矛盾的解决方式,从中找出理论和实践的平衡点,行而有效地连接策展工作的几个环节。

教学方法采用双向性质的现场教学。不仅把长征的观念和技术上的经验传授,更主要的是通过个案分析,了解同学们对长征方法论的反应和批评,以帮助长征的未来的计划的实施。所以既是理论上的对话与批评的论坛,又是现实工作的方法和策略的传授和工作坊。希望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专业发展上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也使长征得到检验和提高。

课程表

2005年11月1日

1. 在学院的总体演讲,将给学生介绍长征计划的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2日

1. 第一堂课,第一小时, 介绍长征面对的问题和长征自身的问题,以及它的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 第二小时 长征走向国际的问题和新计划-唐人街,包括横滨的计划详细介绍
3. 第三小时 讨论,分组,安排下堂课的计划和这之间两周的研究和作业

2005年11月16日

1. 第二堂课,前两个小时, 三组同学做演示,介绍他们的理论出发点,策展思路,展览方式,选择的艺术家,预算
2. 第三小时 全体讨论,安排下周作业

2005年11月23日

1. 在旧金山唐人街集合,三个组介绍他们经过修改的策展方案,然后在他们选择的点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案,卢杰具体回答自己的看法和引导同学加入讨论

建议阅读

长征语境

  •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Mao Zedong, Selected Readings Volume 1-5
  • Leon Trosky, Problem of Chinese Revolution, New Park publication, London,1969
  • Edgar Snow, Red Star Over China – The Classic account of the Birth of Chinese Communisim, Grove Press, New York
  • Harrison Salisbury, The Long March, McGraw-Hill, 1987
  • Julia Kristeva, About Chinese Women, Marion Boyars, New York and London, 1986
  • Simone de Beauvoir, The Long March – An Account of Modern China, Phoenix Press, 2001
  • Susan Buck-Morss, Dream World and Catastrophe – The Passing of Mass Utopia in East and West, MIT Press, 2002

当代策展语境

  • 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esthetics, Les presses du reel, 2002
  • Claire Doherty, From Studio to Situations :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Question of Context, Black Dog Publishing; 2005
  •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Alex Coles, Site-Specificity: The Ethnographic Turn, De-, Dis-, Ex-, Volume 4; Black Dog Publishing; July 2000
  • Simon Ford,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Black Dog Publishing, 2005
  • Okwui Enwezor and others, Documenta XI catalog
  • Alice Yang, Why Asia? Contemporary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Ar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 Gao Minglu,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Asia Society and San Franciso Museum of Modern Art,1999
  • Feng Boyi. “ ‘Under Under-ground’ and Others on Chinese Avant-garde Since 1990, The Monk and The Dem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Pg 59 – 67,Musee Art Contemporain Lyon, 2004
  • Do You Believe in Reality? 2004 Taipei Biennale Catalog
  • Techniques of the Visible, 2004 Shanghai Biennale Catalog
  • Sarat Maharaj with Gilane Tawadros, “We were nobody. We were nothing: North/South soundings of modernity & ‘mem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