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站:云南丽江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时间:2002年7月23日至7月27日,2002年7月31日至8月1日

 

策展方案

地点:昆明-丽江

7月23日

长征队伍今天分别乘坐飞机、大巴,于中午11点从昆明出发,于当晚近八时抵达丽江。同行的有来自陕西的艺术家郭凤怡、何迟、胡柳等。

7月是丽江的雨季,据当地人讲,已经连续下了十来天的雨,天气阴冷潮湿,穿着单薄的夏装的众人冷得瑟瑟发抖。长征队伍将在丽江停留三天,由于游客甚多,队员们分别入住古城内多家小客栈。

地点:丽江

7月24日至8月1日

探访洛克故居 

7月25日

早晨,依旧是小雨淅沥的丽江,长征一行人包了两辆车直扑玉龙雪山下的洛克故居。

洛克故居隐藏在村落内,看守的老头持律甚严,坚决不允许拍摄,更加不可能在这儿做事。香格里拉是我们在丽江做事的背景,却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故居的意义,大家只是抱着参观的心态来。看罢洛克曾使用过的为当地人治病的牙医器械和学习东巴文用的画板之类的实物,中美混血的毛头与固执看守老头合影之后,天空下起暴雨,大家坐了下来。坐下来就有了主意。邱志杰问老头,成天管着洛克故居,有否看过《国家地理杂志》,老头从没看过。于是立刻议定今后长征组将持续定期向他们邮寄这本杂志,把这里变成该杂志在附近村民中的借阅点。改变观看和想象的单向度。这里的人,不但被看,被传说,从此也能成为看的主体,去看外面的世界……

拜访“丽江三怪”之一“神医石秀”

7月25日

中午,一群人来到白沙村,吃过农家特色的套餐,去拜访丽江三怪之一神医和士秀,拍摄他满屋的锦旗和名片。和老先生对于《长征》队伍的一切问题均用英语做出回答,即使是卢杰坚持用中文问答,老先生也坚持中国人之间应该用英语交流的奇观。

听说卢杰来自纽约,他更是兴奋。他吹牛说洛克和他爸是哥们,并且教过他英语。这是不可证否的,但这个故事之和丽江三怪之宣科的故事相似之处使大家一笑,至于飞虎队和他的关系,他倒真的出示了陈纳德将军与陈香梅之女儿的名片。卢杰请神医为沈毛头看病并且获赠一包奇怪的药粉之后,大家离去。

一行人来到黑龙潭,找到另一个丽江三怪之一,用嘴写字的无臂异人和志刚。他挥笔摇头晃脑地写下了“当代艺术好,长征走到老”条幅,赠送给长征诸人。

在纳西古乐研究会听丽江三怪之一宣科先生主持的纳西古乐表演。

全程实施作品:邱志杰,《左/右》,行为,2002

7月25日

细雨中,长征队伍来到飞虎队机场旧址,今天这里己经变成一片新富阶层考驾照用的练车场。旧跑道的痕迹依稀可见,更显眼的是满地泥泞中的车辙。右首,玉龙雪山隐在云雾中。众人下车,像对洛克旧居心态一样,一心要想个法子把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所通过某件作品编织进我们自己的丽江故事里去。这时候,邱志杰的那双特制的左鞋刻“右”字右鞋刻“左”字的鞋子便大出风头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在泥中所留下的“左”“右”字样。邱志杰在旧机场择一处走了一个心形,又沿旧跑道向远处走去,时隐时现地留下脚印…...。由陈纳德将军组织志愿者来帮助中国抗日的飞虎队曾在丽江留下动人故事,回美时重庆万人空巷把他从车里请出,抬着送他去机场。但大陆易手后,反共分子陈纳德曾又一次组织志愿者要来打新中国,若干年后,他的夫人陈香梅成为中美关系的纽带…这些往事因为“左”“右”字样的脚印渐渐撒满旧跑道而一一被勾起。

石鼓镇民众,十送红军舞

7月26日

今天长征队伍兵分两路,主策划卢杰带主干队伍去长江第一湾旁边的石鼓镇,执行策划邱志杰则在丽江和朱迪及陕西西安来的参展艺术家郭凤怡一起在丽江木王府客栈活动。

两年前,卢杰在长征路考察途中,怀揣大诗人庞德想象石鼓镇的诗句,来到这金沙江边贺龙红军过江的渡口古镇。拾级而上山顶纪念碑,听到 “十送红军”曲子悠扬,原来是民众在跳送红军舞。今日艺术长征队伍十几人来到此地,行前已和本镇政府打过招呼,把在地里干活的舞者们全集合在一起等候。一行人登山进了镇政府,人们就认出了卢,招呼间盛情如见到红军回来了一般。大家下了山又上了山,在山顶上俯视金沙江的渡江纪念碑前好好地舞了一回,期间有一吹芦笙的美少年加入。摄影队采访了不同年龄的红军舞者,触及的集体意识关于长征的记忆和想象使同行的艺术家和友人对民间和长征的集体记忆的牢固关系深深感动。大家亮出了新制成的由徐冰设计的长征队旗,由卢儿毛头和芦笙少年共同对着金沙江挥舞,告别前没有忘记给人们留下长征纪念明信片,以及关于艺术的话题。

回到丽江,传来消息,从丽江到泸沽湖的路由于连日下雨而塌方,去泸沽湖的游客都被迫退回丽江。丽江已积压了十万游客,影视片摄制组甚至计划放弃泸沽湖,以免交通问题失去其他站的拍摄。

卢杰想起两年前去泸沽湖路上堵车十个小时的经历,心生忧虑。长征最困难的就是对时间、空间的不可知,参展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安排,当他们不远万里来加入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征途中不断面对发展和变数,最大可能地实现作品而又保证每一站的变数不会影响下一站空间、时间、人物的安排。想起邓公的长征名言 “跟道走”,卢、邱决定一方面派出探子四出打听,另一方面开始调整方案以应变。

郭凤怡对话朱迪·芝加哥,假如女性统治世界

邱志杰带领的策展队伍于在位于丽江古镇深处的木王府客栈与朱迪·芝加哥及唐纳·伍德曼夫妇会合了。木王府客栈是在刚过去的二月由一对艺术家夫妇建立的替代空间,也是最近将艺术带入社区的众多尝试中的一个。客栈主人计划在2002年底前实现驻地项目。他们坚持本土性,要求艺术家直接落地丽江,而不是由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中转。这小小的旅游区出现如此的草根艺术方式,让朱迪·芝加哥非常受触动,她把这视为中国当代艺术潜力的一个讯号。

对于空间有了基本了解之后,芝加哥在萦绕着郭凤怡作品的客栈大堂见到郭凤怡本人。出生于1942年的郭凤怡自学成才,从1989年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她得知了芝加哥的“假如女性统治世界”后,全情投入,从绘画、对话以及想象的旅程各个方面参与这个项目。展出的十件作品分别以诸如“泸沽湖”、“丽江”、“摩梭”、“昆明”及“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为名。郭凤怡将假想中女性统治的世界形容为“美好”、“完整”。

会面在郭凤怡展示她特地为朱迪·芝加哥创作的作品时达到高潮。芝加哥欣然接受了赠画,并称赞道,“这件作品让我联想到一位女性从原来践踏着她的脚下奋力生长出来的力量”。在会面结束之前,郭凤怡现场展示作画,揭露了她奇妙的工作过程。她首先在一张白纸的中心用书法写下标题“黑龙潭”,然后由中心开始向四周弥散画去。芝加哥曾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方式作画的女性艺术家,视之为一种向心力。现场作画结束后,两位艺术家热情拥抱,这一刻联结了中国西安民间艺术家,与长期致力于将女性带入新视野的美国著名艺术家。

邱志杰拜访东巴文化研究所

当天下午,为准备将在丽江举行的展览,邱志杰抽空造访了黑龙潭中的东巴文化研究所。他请东巴师徒们逐一翻译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中的主要用词。这一史无前例的翻译任务使东巴师生们大感为难,这是古老的东巴文第一次书写“我的文档”或“调制解调器”之类词汇,他们一再陷入激烈的辩论,最终总是用同音字来假借。“音量控制”的“音”字,直接画了一头鹰,这一解决方案令老邱兴奋之极,他为自己提出的不可能的任务造成的两种文明间的撞击感到得意。最终,他买了东巴老师几张书法作为其翻译工作的变相酬谢后,捧着一叠译稿满载而归。

地点:沐王府驿站

8月1日

10:30. 朱迪·芝加哥与丈夫由上海取道回家,留下一封对全体艺术家的信。

11:00. 卢杰接到一通来自昆明的匿名电话,警告他在丽江要小心行事。显然,7月26日观摩红军舞的行为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邱志杰整个白天把自己锁在屋里完成晚上将在丽江田野调查展览上展出的作品。与此同时,卢杰继续去买当地旅游纪念品。

木王府位与丽江古城深处,是元、明、清三代丽江纳西地区世袭土司木老爷的官邸。木王府驿栈是当年木老爷的招待所,是传统的纳西族庭院建筑风格,中间有一天井,经过了具有现代元素的设计成为一个楼下餐厅、楼上酒吧和可供游人居住的的客栈。一名中年北京男人朱义光是这儿的老板,另一个老板潘修龙是一名画家,他正在北京为几天后将要在丽江开始的雪山音乐节忙着。

 丽江制造——人类学家/策展人/艺术家的田野报告

18:00-24:00 今天是展览主题名为“丽江田野报告”的综合展览。

卢杰的非艺术作品分三部分展示:在酒吧的两张大桌子上展示的是他来到丽江后购买的丽江旅游纪念品。那些购自丽江古城内的小铺子的各种物件产地都不是丽江,多一半竟然还是出自卢杰的家乡福建,非洲的木雕、万宝路的草帽、印有毛主席头像的笔筒、西洋小人、印着古代四大美女的钱币、炭笔临摹的艾轩的名作《西藏女孩》,另一部分是当地三大奇人满口英语、专给老外看病的神医和士秀的神药、另一个说英语的艺术家、纳西大研古乐的推广人宣科的演出门票、还有用嘴写书法的奇人和志刚为长征艺术基金会写的字,标题为《丽江制造》。

美国人类学家魏淑凌展示的是此前在丽江请各种人画的丽江地图,有纳西人,也有外国游人和来自北京上海等处的内地游人,各种人用彩笔在素描纸上画出印象中的古城地图,除展示外,还安排了纸和笔,请参观的观众们作画。

在酒吧可供上网的电脑里,展示的是邱志杰在丽江的新作–东巴文版的windows视窗,他将在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请人书写的windows上所需要用的文字翻译成东巴文,做成了比尔·盖茨还没来得及发明的东巴文版视窗系列,差点让酒吧老板以为自己的电脑里染上了莫名的新病毒。

在酒吧的一角,挂上了一块巨大的白布,投影仪在此处展示的是卢杰挑选的一部讲述美国飞虎队二战时期在丽江经历的电影《飞虎队》,在白布的中间挖了一个电视屏幕大小的孔,露出的电视屏幕里播放的是邱志杰拍摄的关于去年深圳当代雕塑展黄永砯 EP30飞机作品事件过程的记录片。两种影象效果的重叠,大幕布上飞翔的美国战斗机和电视屏幕里黄永砯无奈的表情交互出现,四十年代的丽江故事在现实的丽江情境里出现,美国的飞行员和法国的展览策划人,两种声音、两个故事在丽江古城的酒吧里交织,酒吧里有零星的客人在谈论他们看到的这一幕。这个装置属于长征装置,与长征事件,长征遗物同属长征队伍的集体创作,有别于个体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它提出的不仅是个人与集体,署名与匿名的关系,也在问询艺术品与非艺术的定义问题。

 《想象的异邦》——新媒体艺术展,沐王府客栈

名为《想象的异邦》的多媒体作品展示播放了几部 CD-Rom作品,陈劭雄的《风景3》、邱志杰的《西方》、石青的《救世启示录》、王劲松《长征宣言》持续播放,其间有两位观众从头自尾观看整个活动过程,其言谈间对当代艺术颇为了解,不但知道黄永砯的 EP-30事件,还阅读过邱志杰的文章《重要的不是肉》,对于他们所不理解的电脑作品也饶有兴趣的进行尝试,实在让长征队员们深感欣慰。

活动持续到午夜12点,明天长征队伍将正式离开丽江古城,当晚活动结束以后,队员们纷纷各自组团,在古城丽江午夜的酒吧中畅饮,庆祝这几站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