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文本|《长征计划1999—》

《长征计划1999—》是长征计划1999–2025年的文献编汇,共1690页,完整电子版可在本网站在线阅览。同时于“长征计划文献展1999—”(2025年9月4日至12月13日)展出。

在此精选文献编汇中四个章节的导语(节选),和其中的核心文本与长征话语。

 

 

完整章节导语及章节内容见《长征计划1999—》电子文献,点击左侧栏目中的“长征计划1999—”即可阅览。

核心文本(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览):

1.《长征词典》

        编者注:词条皆以“长征”开头,试图定义和阐释这一项目逐渐凸显的形态、方法、理念及产生出的复杂关系。

2.《长征——关于被动的“完成”与主动的“未完成”》

3.《“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现场批判会》

        编者注:“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行进至第十二站时主动暂停,某种程度上成为项目最具批判性及争议性的宣言。这场批判会使“长征”从具体批判对象转化为文化隐喻,其未竟之路为思考艺术与社会关系提供了开放场域。

4.《批评与自我批评》

        编者注:2003年10月13日,北京双年展期间,由卢杰发起、皮力主持了题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讨论会。聚集在北京的策展人和艺术家等渴望通过本讨论会,在策展人之间,在艺术家之间,在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会主要发言人有:范迪安、费大为、冯博一、顾振清、黄锐、冷林、卢杰、皮力、徐勇、尹吉男、张朝晖、张离、朱其。会议历时五个小时整。

5.《违章建筑》

        编者注:本文原为长征空间2006年展览“违章建筑I”的新闻稿。

6.《长征资本——视觉经济》

7.《长征之夜》

        编者注:“长征之夜”是长征计划应邀参与2007年荷兰电子艺术节(Dutch Electronic Art Festival, DEAF)“不互动即死亡!”(Interact or Die!)时发起的一次事件。活动由亨克·奥斯特林主持并扮演“法官”,邀请在场观众与十位艺术家共同对“长征”进行质疑和“审判”。卢杰则为“长征”辩护,打开这一项目所触及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意识。

8.《Curartist的悖论——“长征”作为作者》

9.《“长征教育”第一期主题讨论之一:长征计划的失败》

        编者注:本文在“长征教育第一期——胡志明小道”驻地项目活动讨论录音整理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文中以英文发言的参与者皆以译文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