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计划——延川剪纸大普查

延川剪纸|方案
延川剪纸大普查
时间:2004

延川剪纸|筹备|考察、动员、组织
延川剪纸大普查
时间:2004年1月2-30日

延川剪纸|延川剪纸大普查
延川剪纸大普查
时间:2004年6月30日至8月31日

延川剪纸|档案|普查作品
The Great Survey of Paper-cutting in Yanchuan County
时间:2004
艺术家:杨霞、鲁桂莲、杨其荣、刘玉兰、杨卉、千秀秀、郝变玲、郝梅梅、呼雄艳、刘合荣、鲁凤兰、高桂莲、冯瑞花、苗彩香 、刘珍荣、高凤梅、贺祥 、高正梅等

延川剪纸|展示
延川剪纸大普查
时间:2004年8月14日
地点: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

延川教育|方案
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
时间:2006

延川教育|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
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
时间:2006年至2009年
地点:陕北延川县

延川教育|档案|学生剪纸作品
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
时间:2006-2007

延川教育|展示
延川中小学剪纸艺术教育项目
时间:2009年9月26日
地点:北京长征空间(前称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
延川剪纸|筹备|考察、动员、组织
延川剪纸大普查
时间:2004年1月2-30日
长征主策展人卢杰历时一年,往返于北京和陕北之间进行大普查的考察、联系和筹备工作。在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的顾问和支持、延川县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大普查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延川县文化局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县政府从各部门抽调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妇女干部与县文化馆社文干部共同组成普查队伍骨干,整合当地民间组织“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力量,普查队伍由5个大普查组15个普查小组组成,总人数达65人。

2003年09月
长征举办“民间的力量 ”展览,展开长征计划中极其关键的一步,此展至半年多后才关闭,两万名观众参观了这个展览。
2004年1月4日
“长征空间”在黄河边的延川县土岗乡小城村建立,长征在陕北有了根据地——窑洞里的长征空间。
继续艺术长征,需要在广大的民间建立根据地,才能深入检验当代艺术和长征艺术活动共同面对的艺术的社会性/公共性的问题。著名画家,七十二高龄的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先生长期在陕北的小程村体验生活, 用多年的心血, 在创作之余发起/建立了小程民间艺术村和碾畔黄河民俗博物馆。两个村庄三十多年不闹的秧歌舞又闹起来了, 全村的婆姨都拿起剪刀, 每日在一起学习和创作民间艺术, 贫困的老区人民因为艺术而团结在一起, 这个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公社, 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因艺术而有福, 拉了电、通了水, 艺术村还成了全国几个美术院校的体验生活基地, 都市知识分子和民间的这种互动,给彼此带来的影响巨大。
长征基金会展开了对小程艺术村的赞助支持计划。同时, 在靳之林先生的帮助下, “长征”在小程村建立的长征空间,除展出作品外,还设立了面向当代艺术家来这个根据地体验生活就地创作的驻地计划。

2004年2月
卢杰开始做普查的学术准备和论证
2004年4月
卢杰在杭州参加国美校庆和“地之缘 – 亚洲的双重时间”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向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介绍长征在陕北所做的工作,尤其是试点的经验可以推测,8万人的延川妇女中至少有万人会剪纸,一方面,剪纸还是陕北民间最生动、直接、有力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是以当代艺术的角度去工作,是否会产生新的意义,许江以“自下而上”肯定长征的这种工作方式。
2004年4月
卢杰在北京和来访的上海双年展策展人郑胜天、张晴、助理策展人高士明等多次讨论剪纸大普查和双年展主题“影像生存”的关系。卢杰和靳之林先生继续商讨大普查的实施。
2004年5月6日
长征接到了上海双年展的正式邀请,虽然大普查的筹备已有时日,但它的成果如果首展在上海,意义重大:正是上海的艺术家奔赴延安而给陕甘宁边区送去了革命的艺术,新中国有多少文艺的鸿篇巨构是上海和延安的结合催生的,而今日,陕北人民的艺术进入上海,对当代艺术的语境是否又能提供另外一种意义?